目前世界各國電熔鎂砂技術的改進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:1、采用菱鎂石我原料:日本采用海水鎂砂和特制的高純鎂砂為原料,方鎂石平均直徑達700~1700μm;前蘇聯采用水鎂石和氫氧化鎂為原料,用電弧爐生產時晶體尺寸為2000μm,用感應爐生產時晶體尺寸可達2000~5000μm,二者MgO含量均大于99%。改變爐型結構:前蘇聯鎂磚公司采用三角型電爐,熔池效率高,單位電耗及爐料消耗均比圓形弧下降,而大結晶鎂砂比例卻增加。改進熔融工藝:輸入功率要靈活調節,使電弧消耗的功率與熔融物消耗的功率大致相等,前蘇聯鎂砂公司引入大功率電爐,強化熔融過程,使變壓器高、低壓級功率保持合理的比例。電熔鎂砂的富集:主要是采用化學法除去電熔鎂砂中的氧化鈣與氧化硅。雜質大部分分布在方鎂石晶界與解理處,鎂砂經破碎后細粒部分雜質較多。采用化學浸析可以除去其中的CaO和SiO2。5、開發無色透明的方鎂石單晶體是今后的重要課題。